传统监管痛点与智慧化转型
用电安全关乎生产生活的稳定,用电安全监管工作意义重大。但传统的用电安全监管模式,长期依赖“定期检查 + 纸质台账”,逐渐暴露出诸多问题,智慧用电安全隐患监管服务平台,为破解这些难题带来了新的解决方案。

传统监管模式弊端
·传统监管模式下,信息滞后问题十分突出。定期检查意味着两次检查之间存在时间间隔,在此期间若出现电气异常或安全隐患,监管人员难以及时察觉。
·数据分散也是传统监管的一大困扰,像设备检查记录、隐患情况、整改措施等,但这些信息分散在不同文件中,查找起来费时费力。
·纸质台账记录简单、缺乏系统性和规范性,后续追溯隐患发现、处理和整改的全过程时,很难准确还原。比如用电设备再次出现类似问题,监管人员难以从纸质台账中快速找到之前问题的处理情况。
智慧平台解决了传统监管的难题。
在隐患发现环节,平台依靠物联网终端设备,在关键部位实时监测电流、电压、温度等电气参数。一旦发现电流过大、电压不稳、温度过高等异常,系统立即发出警报,将隐患信息推送给监管人员。
平台自动生成运维工单,详细记录隐患位置、类型、严重程度等信息,并分配给相应运维人员。系统还会实时跟踪工单处理进度,运维人员可通过手机 APP 接收工单,处理过程中上传照片、视频等信息,监管人员能实时了解情况。
隐患整改完成后,运维人员上传新设备照片,监管人员通过对比整改前后照片,直观判断隐患是否消除。这种可视化闭环管理,避免了整改形式主义,确保问题真正解决。
智慧用电安全隐患监管服务平,解决了传统监管的诸多问题,实现了隐患的全面管理。


